植筋膠道路修復的神奇幫手
在路基施工進程中,指揮部增強了路基環節管控,采取多項創新性措施保證舊路幫寬質量:選取沉降量小、透水性好的填料停止路基填筑;增強幫寬路基碾壓,每作業面配置足夠的壓實設備,采用雙班操作手停止不連續碾壓,同時,要求土方運輸車輛必須在幫寬路基上行駛運料,實行重載碾壓;在新舊路結合部加鋪土工格柵,保證路基整體性;引進特殊設備,采用蘭派沖擊式壓路機停止沖擊壓實,采用強夯式壓實機械夯實小幅幫寬路基壓實盲區,以保證壓實度,盡能夠減速完成新路基土方的沉降,增加新舊路沉降差別。
圍繞舊路中軸線“找拱”,是舊路改造的中心難點。舊路路面為雙向排水,擴建成高速公路后路面為單向排水,所以要對舊路路面停止找拱,將路面一側旋轉起來,將雙面坡改為一面坡。而找拱層因中心線擺動致使的厚度始終變化,質量控制難度很大。為此,指揮部請來省內外專家,召開論證會,審議通過了舊路路面加鋪優化方案,在攤鋪水穩構造停止舊路找拱找平前,在新舊路面拼接縫處增設2米寬鋼筋網;在新舊路面拼接縫處增設耙釘、整幅加鋪應力吸收層、加鋪聚酯布,以及采用抗反射裂痕才能更強的瀝青碎石,作為找拱構造的綜合處治方案。
當行至集同高速公路項目K26公里處時,又一處場景吸引了記者的目光:遠遠看去新路和舊路似乎是用大小不一的“釘書釘”緊緊地被釘到了一起。同行的邢指揮通知我們,這就是集同高速公路創新使用的“耙釘”技術。記者看到,施工人員手持直徑14公分的鉆頭,在舊路路面與后加寬的路面的接縫處兩側打孔,鉆孔深度要在10到12厘米之間;然后使用空氣壓縮機停止清孔,保證孔內清潔;再將孔內注滿植筋膠;然后將耙釘漸漸植入孔內,確保整個鈀釘緊靠混凝土表面,不允許呈現鋼筋翹曲和懸空現象;最后用環氧樹脂膠將耙釘密封。記者發現,整個進程全部是手工操作,而且每個細節都需要施工人員錦上添花。